重磅來襲!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將在武漢舉辦,由湖北省宣傳部、武漢市人民政府、湖北省文旅廳承辦的首屆中國文化旅游博覽會定于11月5日至11月7日在湖北武漢舉行,展會主題為“美麗中國 美好生活”。博覽會期間,將舉辦“湖北·武漢之夜”專場推介會、 開幕式、2021中國文化和旅游高峰論壇、文化和旅游重點項目招商簽約大會四項主體活動,以及中國文化和旅游投融資大會、武漢文化旅游嘉年華系列活動、武漢兩江四岸主題燈光秀、全球旅行商大會、全球房車營地自駕游大會、百場文旅產品直賣交易會、藝術品拍賣活動等配套活動。
本屆展覽會突出三大亮點:
1.規格層次高
將積極邀請國際權威組織高級官員、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、世界500強企業負責人等參加,并專設國際旅游展區;
2.辦展理念新
博覽會秉承“全球視野、國家站位、行業平臺、企業主場”的辦展理念,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主體相結合、創新驅動與融合發展相結合、博覽展示與交易消費相結合、線下活動與線上推廣相結合;
3.行業影響大
博覽會不僅為全國文旅行業展示產品與服務提供最佳窗口,更為廣大文旅企業開拓市場提供難得機遇。
展會現場由“1811+N”五大板塊構成:
“1個綜合館”集中展示中國文化和旅游最美形象、最亮風景、最新成就以及最有代表性的產品;
“8大展區”分為湖北展區、各省區市展區、國際旅游展區、文旅專業服務展區、非遺文博展區、文旅科創體驗展區、文旅+生態展區、旅游裝備展區等八個板塊;
“1個中央大舞臺”為現場推介活動搭建平臺;
“1個文旅市集”打造集文創產品、特色美食、茶藝、飲品、湖北特色小吃等綜合超市;
“N場產品交易會”在場館內設置若干文旅產品交易區,同時分時分場進行直播售賣。
本屆博覽會將以“國家級、國際化、綜合性”為目標定位,打造成國際知名、國內一流的展會品牌,打造成一場辦展理念新、層次規格高、行業影響力大的盛會,辦成全國文旅行業展示產品和服務的重要窗口,辦成全國文旅企業在一起交流互動的橋梁紐帶,辦成一個永不落幕的交易平臺。
廣州魯迅紀念館又稱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舊址。1924年1月,孫中山在鐘樓禮堂主持召開了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。1958年4月,中共廣東省委決定把鐘樓辟作魯迅紀念館并撥款修葺。1959年10月1日開館。生平事跡陳列室珍藏有魯迅手稿、文物、照片、資料近萬件。
廣州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揮辦已發布通告:廣州中風險地區清零,全市均為低風險地區。廣州市商務近日透露,受疫情影響延期的20多場展會均已安排妥當,來自廣州市商務局的消息稱,7月中旬起將全面恢復辦展,預計7、8月份將舉辦約50場展會,合計展覽面積近160萬平米。
在 2025 CIMP 這樣的重要行業盛會中,展位設計與搭建是企業吸引目光、展示實力的關鍵。作為專業搭建商,我們深諳如何通過精妙的展臺展覽布置及合理的展位設計布局,助力企業在展會中脫穎而出。
“大潮起珠江——廣東改革開放40周年展覽”已成為游客游覽深圳的打卡地。
12月4日上午,漯河市舉行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儀式。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展廳揭牌投用,既是保護未成年人合法權益、護航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項重要舉措,也為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。
在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,人大代表提出關于在港珠澳大橋設立大橋展覽館的建議。
絲織行業博物館又稱錦綸會館;始建于清雍正元年(1723年)的錦綸會館,是舊廣州紡織業(即錦綸行)的老板們聚會議事的場所,見證了中國資本主義的萌芽,是廣州唯一幸存的行業會館。展覽的主要內容分為錦綸往事、錦綸輝煌、絲織貿易、錦綸賢萃、絲織蘊夢、廣繡溢彩、驚天平移。
對于觀藝術展的人來說,最近因為疫情不能出門觀展,尤其各大藝術館、展館、博物館都沒有開門,所以藝術展線上展出也成為一種新的趨勢,也給觀眾帶來了另類的新體驗。
中國國際緊固件工業博覽會International Fastener Show China,由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,中國機械通用零部件工業協會緊固件分會,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,上海愛螺展覽有限公司共同主辦,上海愛螺展覽有限公司,漢諾威米蘭展覽上海有限公司聯合承辦,中國20多個省、市、區緊固件行業協會協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