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12日,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正式開館并向社會免費開放。展館展出了民間文學、傳統戲劇、傳統舞蹈、傳統民俗、傳統醫藥、傳統手工技藝等眾多德宏經典非遺項目,多樣的非遺互動體驗,讓市民和游客連聲稱贊、流連忘返。
德宏州非物質文化遺產展館位于芒市金孔雀大道德宏州文化館三樓,展館面積906平方米,是以展示、傳播為主要功能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展示館。展館設計根植于傳統非遺文化,不僅是對非遺文化的簡單展示,而是采用多種現代展陳方式和手段,多方位、多視角陳列展出了德宏州的非遺文化。
該展館是州文化館打造德宏州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平臺,也是對外展示我州非遺保護利用和傳承成果的重要載體。作為全州非遺保護的工作者,州文化館將借助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為非遺作品注入新鮮血液,將文化和旅游相結合,并進行大力宣傳,讓全州人民及外地游客了解我州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共同守護和傳承這些寶貴的民族文化瑰寶。
展館分為三部分,分別是:德宏州國家級非遺項目展示區,德宏州五種世居少數民族服飾展示區,云南省級項目、國家級傳承人走廊展示區。除非遺項目主展區外,二樓還設有文創產品展示區。開展當天,文創產品展示區進行了傳承人活態展示,傣族織錦、景頗族織錦、阿昌族戶撒刀、阿昌族銀器、傣族銀器、葫蘆絲、傣族果雕、傣族制陶技藝輪番進行展示,現場觀看、購買的群眾絡繹不絕,拉近了群眾與非遺文化的距離,喚起了人們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重視。
圖文來源網絡,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如有侵權在線聯系刪除!
廣州十三行博物館位于清代十三行商館區遺址上,占地3060平方米,總建筑面積6090平方米,現館藏文物1600多件(套)。常設展覽有“清代廣州十三行歷史展”和“王恒、馮杰伉儷捐贈的十三行時期文物專室陳列展”。館藏文物全部由中外熱心人士無償捐贈。 館內館藏文物約1700件(套),以“文物+文獻史料”的方式,展示了十三行的歷史。
設計方案確定后,參展商將開始展位施工工作。這包括展位搭建、材料采購、設備安裝等多個環節。由于深圳會展中心是專業的會展場所,因此參展商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展覽服務設施和技術支持。
中山大學生物博物館有植物標本22萬號;昆蟲標本60余萬號;動物標本3萬號,包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熊貓、金絲猴等37種,以及護士鯊、豹紋鯊、翻車魚等百余種珍稀動物標本,此外還有北極熊、企鵝、鴕鳥等國外的珍稀動物標本;古生物化石標本500多件,
7月3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重點部署了兩方面內容:穩就業和促消費。關于促消費中的一點密切關注,運用大數據等技術,促進定制消費、智能消費等發展,鼓勵傳統商場、老舊廠區等改造為多功能新型消費載體,各地可結合實際改造提升商業步行街。
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,“云游博物館”成了博物館界的熱詞,國內很多處于閉館狀態的博物館利用“云端”發布館藏、介紹展覽、開設網上展廳等,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。當前,云游博物館將成為數字博物館機會和挑戰!
吳橋是舉世聞名的雜技之鄉,亦是世界雜技孕育的搖籃。在滄州博物館里設有這樣一個展示雜技文化的展覽——《百戲之源——滄州雜技文化展》,一定會讓您大飽眼福。
上海信可威展覽設計公司專業從事展會展臺設計、展會策劃、展臺搭建的展覽服務,同時提供展示設計,承接大小型展會布展,作為展覽搭建公司致力為客戶提供前期策劃、設計創意、現場搭建和維護、全國巡展等,致力于全球各個國家各個城市的一站式會展設計搭建服務。
中國(深圳)國際禮品及家居用品展覽會(深圳禮品展,亞洲禮品展,International Gifts)自1993年創辦以來已經成功舉辦28屆,且于2005年通過UFI(全球展覽業協會)認證,被譽為“中國禮品家居旗艦展”。
10月25日上午,省級非遺傳承人曹明珠收徒暨國內首家菊花石線上博物館上線儀式“紅色記憶”特色菊花石雕發布會在瀏陽隆重舉行。瀏陽永和素有“菊花石之鄉”的美譽,菊花石不僅是湖南優秀文化遺產中一塊超價值的“活化石”,更是閃爍著湖湘文化靈光的一塊神奇瑰寶。